豆包分析:
量化交易策略的常用模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,每类模型基于不同的市场假设和数学逻辑:
1、趋势跟踪策略:
- 核心逻辑:捕捉价格趋势的延续性,认为“强者恒强,弱者恒弱”。
- 常用模型:
- 移动平均线交叉(如金叉/死叉信号)。
- 突破策略(如通道突破、新高/新低突破)。
- 动量指标(RSI、MACD、ATR等)。
- 适用场景:单边趋势明显的市场(如牛市或熊市)。
2、均值回归策略:
- 核心逻辑:价格偏离历史均值后会回归,适合震荡市。
- 常用模型:
- 布林带策略(价格触及上下轨时反向操作)。
- 配对交易(利用两个相关资产的价差回归)。
- 统计套利(基于协整关系的价差交易)。
- 适用场景:市场波动较小、无明显趋势时。
3、套利策略:
- 核心逻辑:利用资产价格的短暂失衡获利,风险低但需高频执行。
- 常用模型:
- 跨期套利(同一资产不同合约间的价差)。
- 跨市场套利(不同交易所的同资产价差)。
- 期现套利(期货与现货价格偏离)。
- 风险提示:需关注交易成本、流动性及市场摩擦。
4、波动率策略:
- 核心逻辑:利用市场波动率变化或期权定价偏差获利。
- 常用模型:
- 波动率微笑/偏斜(期权隐含波动率异常时的套利)。
- 跨式/宽跨式组合(预期波动率扩大时买入期权)。
- VIX指数交易(直接交易波动率衍生品)。
- 适用场景:市场情绪波动大或重大事件前。
5、机器学习模型:
- 核心逻辑:通过算法挖掘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。
- 常用模型:
- 监督学习(分类/回归模型,如随机森林、SVM)。
- 非监督学习(聚类分析,如K-means)。
- 深度学习(LSTM、CNN处理时序数据)。
- 挑战:需大量数据、避免过拟合,计算资源要求高。
6、高频交易策略:
- 核心逻辑:利用微小价差快速交易,依赖低延迟系统。
- 常用模型:
- 流动性回扣策略(赚取做市商返点)。
- 订单簿分析(捕捉订单簿流动性变化)。
- 新闻事件套利(基于实时新闻的快速反应)。
- 特点:高周转率、低单笔收益、依赖算法优化。
7、多因子模型:
- 核心逻辑:综合多个因子(如价值、动量、波动率)选股/择时。
- 常用因子:
- 基本面因子(PE、PB、ROE)。
- 技术面因子(成交量、换手率)。
- 另类因子(社交媒体情绪、卫星数据)。
- 优势:分散风险,适应不同市场环境。
8、事件驱动策略:
- 核心逻辑:基于特定事件(如财报、政策、并购)提前布局。
- 常用模型:
- 财报预期差(实际业绩与市场预期偏差)。
- 政策博弈(如环保政策对能源股的影响)。
- 并购套利(收购消息公布后的股价波动)。
选择策略的考量
- 市场环境:趋势市、震荡市、高波动市需不同策略。
- 资金规模:高频策略适合大资金,而中小资金可选择灵活的套利或趋势策略。
- 风险偏好:套利策略风险低但收益有限,趋势策略波动大但潜在收益高。
———— End ————
近期评论